中国体坛年龄造假史论:乒乓国手都谁改过年龄?改年龄都是如何操作的?
关于运动员年龄造假这事,一直以来都传得沸沸扬扬,今天我就来系统地详细地说一下。当然,在没有切实证据且当事人没有明确承认的情况下,我没办法告诉你具体哪个运动员是否造假,你也不要问我,谁谁的年龄是不是真实,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凡是我后面提到的,如果说涉及到个人,都是要么本人承认,要么有官方文件论定,要么有实打实的证据足够引起怀疑。当然,我这篇文章的本意也不是说揪住哪个人不放——因为本身这个事就不是运动员的错误,不涉及道德层面,至于原因,我后面会说——在这里我只是说一下中国体坛年龄造假这种现象,包括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带来的后果。应该说是,目前为止,你能看到关于运动员年龄造假最深度的内幕披露。
究竟谁在给运动员改年龄?最大受益者是谁?
首先,中国体坛年龄造假,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也不是一个项目两个项目,而且有组织的普遍现象,甚至也不是说过去造,现在就不造。网上经常有人说,以前管得松可以造假,现在严了,80年代后,90年代后,或者是00年代后,就造不了了,说这话的只能说你不了解我们中国社会的本质。高考移民还不让呢,拦得住那尔那莤吗?贪污受贿还不让呢,这还犯法呢,你都抓住了吗?当然,那尔那莤这事和我们相关的制度缺失有关,这事单论,和今天我们说的事没关,就不展开说了。
就说运动员年龄造假这事,这事为什么在中国体育圈里一直讳莫如深,云山雾绕,一直以来都没什么人能说清楚。原因很简单,就是真正改了年龄的,我们叫即得利益者,没人会出来说,包括现在网上那些退役运动员,你别看他天天侃侃而谈,你真问他,你改没改年龄?谁给改的?怎么改的?你看他怎么说?肯定要么言不由衷,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像娱乐圈翟天临和那尔那茜那种祸从口出,自己爆自己的,还是少。因为这事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一旦东窗事发,相关链条上的人,谁给你操作的,有些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然后我再明确一点,就是运动员改年龄这事几乎都不是运动员自己改的,也不是运动员的事,从某种角度来说,运动员也是受害者。就像我前边说的,这是有组织的现象。这和服兴奋剂有点类似,大多数服兴奋剂行为都是组织行为,至少是团队行为,在药检越来越严的今天,作为高科技产品,你个人都不知道去哪弄兴奋剂。运动员自己难道不知道服用兴奋剂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吗?运动员肯定知道,但你身在这个体系里边,有时候是真正的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往小说,这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和饭碗,往大说,是“国家需要”,为了“国家荣誉”,当然是打了引号的“需要”和“荣誉”。改年龄也一样,现在都实行二代身份证,联网啥的,你自己怎么改?有几个人有这么大能量去改?如果组织不安排,你自己改得了吗?
另外,我问大家一句,运动员改年龄最大的受益者是谁?首先肯定是运动员,改了年龄以大打小,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出头,进入更高一级队伍,延续职业生涯。但是,受益者不仅仅是运动员,更大的受益者还有运动队以及相关体育部门领导。由于金牌战略,唯成绩论,无论是地方队教练还是地方体育部门领导,奖金也好,政绩也好,都和成绩挂钩。所以。所谓的组织上,会比运动员更为迫切地希望运动员改年龄,以大打小,拿成绩,或者升入国字号。所以以前就有上了中学的运动员和我说:“我直到要打比赛了才知道,教练居然给我报的是小学生组,我本来心理非常抵触,但到了赛场上一看,立马就不纠结了,因为我发现对手都比我还高还壮。”很显然,对手也是改了年龄的。就是别人都改,你不改,这比赛你根本打不了,总也不赢,久而久之,你就被淘汰掉了,劣币驱逐良币,你不改,你就只能等着被驱逐出赛场。这事业你根本进行不下去。特别是有些项目,你如果不按要求改,你根本进不了地方的城运和全运备战体系,像全运会,有些项目有年龄要求,四年一届,哪怕超出一天也不行,如果进不了,多年的努力和家长的付出就都浪费了,如果你就超了几个月或几天,你说你改不改?
运动员改年龄有何离谱案例?如何操作?
杏彩体育官网说了运动员改年龄的原因,那到底是如何操作的,都有哪些例子呢?我讲几个故事。
先讲一个足球圈的,大家都知道足球圈乱,但乱到什么程度呢?通过这事你就能了解一些。这是一个当年最著名但现在已经被“社死”的足球运动员说的,熟悉足球的应该都知道是谁,这名字现在已经不能提了,已经成敏感词了,全网也搜不到。据这位大佬说,当年足球队改年龄是怎么改?就是在青年队的时候,有一天,队员都在休息,领队进来了,拿一摞护照,按名字给大家一发,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大家回去都把自己的新生日记一下,该去哪个队报到去哪个队报到。”这事就算完了,年龄就算改完了。护照有了之后,其他的身份证、户口本之类的配套,后面自然有人帮你搞定。什么意思呢?就是运动员在拿到护照之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多大,应该去打哪个队,是U15,还是U17,还是U19。就是你多大年龄,打哪个年龄的国字号,取决于球队需要,需要你多大,你就多大。比如大家都是19岁,但刚好U17缺个前锋,张三你改一下去U17,U15缺个后卫,李四你改一下去U15。运动员没有拒绝的权力,除非你不想踢了。
目前我们国家有公开资料可查的最早的改年龄的事件,就发生在足球队。1983年,中国U20国青队出国参加世青赛,队里面最大牌的运动员是李华筠,为了能让他踢上,队里面给他改了多少呢?直接从1957年,给他改成了1964年。从26岁,直接改成了19岁,改了7岁。这还是国字号,这也是到现在为止,国内已知的改年龄最离谱的一次操作。而那次世青赛,李华筠也不负众望,和巴斯滕、罗马里奥这些日后的世界级球星一起被评为了当年的“世界六大希望之星”之一。1988年,李华筠退役,按照官方年龄,还不到25岁,而实际上已经三十多了。
李华筠
然后再说1985年,当时广东有一个著名运动员,叫谢育新,代表中国U17参加了世少赛,同样在那届比赛里被评为希望之星,并且入选了赛事最佳阵容,但事实上,队里把他的年龄从1965年改到了1969年。
谢育新
足球队因为参加奥运会有年龄限制,要在23岁以下,所以为了能打奥运会,几乎所有想入选国字号的球员都得改年龄。足球也因此成为年龄造假的重灾区。很多运动员都带着刮胡刀去打小学生比赛。像90年代打甲A的时候,到深圳打客场,那时候还要办边防证,年纪大一点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证,去深圳、珠海这些地方都要办证。队里面证办下来了,但去深圳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被拦下来,原因就是那时候的运动员手里都好几张身份证,自己有时候也弄不清队里面是拿哪张身份证给他办的边防证,所以边检的时候,经常是手里的身份证和边防证上的生日对不上。
除了足球,篮球也一样。除了姚明之外,几乎所有能打上CBA的运动员,都改小了两到三岁。姚明为什么没改?因为太有名了,而且是一出生就有名,因为他爸妈都是运动员,他出生的当天就上了报纸,实在是没法改。再加上天赋异禀,确实也不需要改。像易建联,去NBA的时候报的年龄是1987年出生,但后来有人找到他小学的学籍,上面写的是1984年。
易建联
金牌项目为何也蹚浑水?乒乓国手都谁改过年龄?
有人说,像足篮排这些靠身体吃饭的项目改年龄,那像乒羽这些靠技术的项目不用改了吧?也得改。2010年的时候,当时羽毛球队的总教练李永波就公开说过,说各省市虚报年的情况已经到了没法忍受的地步,举报信每天像雪花一样。像2006年南京少儿羽毛球赛,有两个运动员被查出来改小了三岁。甚至2007年广州市运动会,有一个运动员,前一年明明已经参加了初中组的比赛,结果2007年又退回去参加了小学四五年级组比赛,拿了冠军。遭到了很多人的举报。这已经是21世纪了,所有资料都联网了,但还是堵不住。
那像乒羽这些能拿金牌的项目,改年龄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还是地方队为了利益。像这种优势项目,你只要进了国家队,就有很大概率能成为世界冠军,一旦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地方队的经费就不用愁了,教练和领导的好处绝对大大的。所以这些地方队,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把自己的队员送进国家队,所以也就不惜给运动员改年龄。如果没人发现,名利双收,如果一旦有一天东窗事发,运动员自己担责,身败名裂是运动员自己的事,大不了换一批人继续改。所以我说,从某种角度来说,运动员也是改年龄的受害者。像这种金牌项目,很多运动员本身是不想改的,就是只要公平竞争,正常发展,我也有很大可能进国家队,成为世界冠军,没必要改,我一旦改了,很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身份证、户口本都是假年龄,你想换回真的都不可能。现在这种网络时代,很多资料都有据可查,万一哪句话说错了,就容易被人揪出来。但没办法,你不改,队里给你改,队里等不了你慢慢发展,我要的就是速成,要的是立竿见影,马上出成绩,后面你要发㞡 ,你先进国家队再说,进了之后再慢慢发展去。更何况,打小起,别人都改,谁不改谁吃亏,你不改你打出成绩的概率也会比较低。像有教练就说:“没办法,16岁以下的比赛,我的队员如果不改年龄,人家都比你大三四岁,你怎么打?每次出去都被人打得灰头土脸,队员都没信心了。只能一起改。”另外,教练的收入也和成绩挂钩,你带的队员总也不出成绩,你这教练也别干了。上面的领导也一样啊,你管的这个部门总也没政绩,你还想不想进步了?
然后说乒乓球。乒乓球运动员改年龄,因为报道的不多,所以大家知道的比较少。被公开爆出来的,比较著名的有两次,一次是2009年,一次是2012年。2009年那次,全国U11少年比赛,北方赛区129人报名,通过骨龄检测,58人不合格,南方赛区,130人报名,32人不合格,而且考虑到骨龄检测有误差,所以条件放得比较宽,只要骨龄不超出一岁半就算合格,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将近一百人不合格。这次是中国乒协主动向媒体爆出来的,文件和骨龄不合格的名单网上都有,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一下,其中有些名字大家比较熟悉,像南方赛区的周启豪,北方赛区的梁靖崑、王曼昱、于子洋、何卓佳、房胤池,这些都是后来进了国家队的选手。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人现在的年龄是假的,只能说当时队里想给他们造假,有造假的意图,但被发现了,所以后面大概率是用真实的年龄打出来的。当时这批人才十岁左右,根本看不出来未来能打出什么成绩,但队里还是给他们改了,也就是说,造假要趁早。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小时候根本看不出什么,哪有必要造假?
2012年那次也差不多,那年的全国青年锦标赛,在江苏打的,一共有41名选手骨龄不合格,因为太多人超龄,把原计划参赛的29支男团代表队直接砍到了19支,砍了三分之一。然后剩下被淘汰下来的这十支队怎么办呢?你也别白来,你们十家一起打一个表演赛,不计成绩,就当锻炼队伍了。
前国家队主教练许绍发,当年曾经办过一个比赛,叫U17云台山杯乒乓球赛,许昕、闫安、方博这些人最早都是参加这个比赛第一次上电视的。但后来办不下去了,许绍发就说主要原因就是年龄造假太严重,很多人从地方送上来的时候,在基层训练很小的时候就把年龄改了,国家队也不完全掌握孩子的具体年龄,年龄都弄不准,再办青少年比赛就没意义了。他就改年龄的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过,他说,地方队为什么急着让运动员造假进国家队?主要是地方队的编制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走一个,我才能进一个,像有些运动员,到了十几岁还进不了国家队,要么退役,要么就改小几岁,和下一批一起再等机会。像福原爱当年也在很小的时候参加过云台山杯U17的比赛,她妈妈一直陪着她,她妈也说过,说福原爱从小在中国训练比赛,很多曾经比她大的运动员,打着打着,就比福原爱小了,让她感觉莫名其妙。
福原爱
对于著名乒乓球国手改年龄,相对公开的,一个是张怡宁从开始的1982年,后来变回了1981年;另一个是许昕,公开年龄是1990年,但行业内都传他是1989年的。
哪位乒乓国手确定没改年龄?骨龄测试如何造假?
前面说了各项目不少改年龄的案例,也包括乒乓球的,那么有没有哪位乒乓国手确定没改年龄呢?这个肯定有,但很多我不知道,我也不能瞎说。就我个人了解和接触到的,近二十年来大家比较熟悉的运动员里,除了王皓的年龄可以确定没改,其他人我真都不敢说。因为王皓和我也是同乡,二十多年前,从他没出道的时候我就和他家里认识,和他的父亲王忠全指导还有他的启蒙教练刘洪奇教练都聊过这些事情。光王皓同一批的运动员,就有不少改过。
王皓
有人又说了,上面不是说现在都测骨龄吗,测骨龄应该可以杜绝改年龄的现象吧?我只能说你又想多了。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事,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就说一个事,1993年,中国足协为了备战2000年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杯,从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支U16青年队去巴西长期训练,当时就是通过测骨龄去的,凡是入选的全部都是骨龄测试合格的。像后来著名的运动员孙继海、还有以前辽宁队的大张玉宁,都是因为骨龄不合龄被刷下来的,没去成。后来为这事,孙继海还在自己的自传《我的太阳》里专门讲过,说当年他根本没改年龄,他爸为这事去足协跑了好多次,都求告无门。这事最终结果就是,看上去骨龄测试最严格的这次选拨,后来证明,除了李金羽等少数几个人,大多数人都超了一到三岁。比如已经进去的李铁和郝伟,还有号称中国马拉多纳的张效瑞等等。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成年之后,年龄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很多人索性改回了真实年龄。也就是说,不管骨龄,还是什么其他测试,只要是人干的事,就都有操作空间。
孙继海
骨龄这事,只能做参考,不完全准确。像现在一般都是测试手腕,但左右手测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上下都有偏差。不同的孩子生长发育情况也不一样,只能起到参考或者是震慑作用。另外,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骨龄测试方法也不一样,国际上使用的是磁共振成像仪来测,但因为磁共振成像仪比较贵,所以国内很少使用,国内一般是用X光来测。但不管哪种测试方法都有误差。而且,很多国际比赛不测骨龄,可能老外脑袋一根筋,不认为有人会做假,这就给了很多国家做假的机会,不光我们,像西亚和非洲做假的情况更严重。
另外,骨龄测试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假。比如行业内普遍采用的“醋泡法”,就是测试前,教练让运动员把手在醋里泡一段时间,软化关节。所以现在很多骨龄测试室里都是一股醋味,问起来,运动员就说中午吃饭的时候把醋洒身上了。另外就是替身法,张三从前门进去,李四从后门进去,李四替张三完成测试,然后张三拿着X光片子出来。之前甚至还有冒名顶替法,直接让李四用张三的名字进去测。像中超鲁能队的吴兴涵就是一直用他表兄弟的身份在踢球,从名字到年龄,都是假的。还有就是直接贿赂测试医生。总之,防不胜防。
现在运动员参赛一般要四证合一,身份证,出生证,户口本,参赛证,但即使要求这么严格的情况下,仍旧有很多做假现象出现。像王楠的女儿笑笑不是经常在网上发训练和比赛的视频吗,因为她从小就是在聚光灯下长起来的,想做假也没有空间,她爸就在直播里说过,说笑笑参加的很多比赛,对手都有年龄造假的嫌疑。这都是20年代了!所以很多人说什么多少年代之后就没法做假了,这都属于是无知,那是你没法做假,是个人没法做假,但做假的主力从来不是个人,而是成体系的、系统性地造假。规矩是社团定的,当社团需要你造假,或者是想帮你造假的时候,什么联网,什么出生证唯一等等,这还是事吗?社团的能量是你想象不到的。
当然,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现在做假的成本和难度肯定是比原来高了,比如现在在足篮球领域,为什么新疆运动员越来越多了?原因就是那边做假难度还是相对小。总的来说,想从根本上杜绝年龄造假现象目前还看还比较难,最主要的原因是,从上到下都动力不足,说到底,年龄造假影响了谁?除了影响公平正义,似乎没什么影响,该摘金夺银的项目还是摘金夺银,该窝里横的项目还是窝里横,运动员、教练员、部门领导都从中获益,几乎找不到受伤害的主体,这种情况下怎么查?谁来查?只能是民不举,官不究。有人说,那影响小运动员了,以小打大没法打啊。但问题是,谁让你以小打大了?前面改,你也改啊,不就是以大打大了吗?想想也有道理。这种就很无奈。所以说,如果不从体制上彻底改革,运动员改年龄这事想根治,短期内几乎没可能。